这阵子护理职场上的压力及面临考验是日溢浮上檯面
曾经还没踏入职场前的我们
每个满怀期待与憧憬迫不及待的想要早点步入职场
走入医疗服务病患这一块专业的领域中
我们也知道护理这块是辛苦的
但是至少是专业的
我们也知道护理这行不轻鬆
但是会是自己的兴趣及期待
可是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流逝
却是让我们不再肯定自己的选择
甚至庆幸自己早一步离开临床的残酷
若要说"残酷舞台""血汗工厂"
我想每位学姐学妹莫不心有戚戚焉吧
我真的很为还在临床工作不懈的姐妹们感到骄傲
也很为她们感到心疼及不捨
过去看到自己的护理师证书都会觉得骄傲
可是现在却觉得很不值
过去刚走入临床都会觉得很雀跃
可是现在却是觉得一场噩梦
好险我离开了没有继续被涂炭
但是我那群还在职场奋战的好姊妹呢?
谁能给她们真的有改善的趋势跟期待呢?
发表评论
关病房 关急诊 民众才会醒悟
能跳得早就跳了 剩不能跳的 连唉的力气都没有 回家能把觉睡饱 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怎么最近才爆发!! 我想这问题存在很久了 可见护理人员的忍耐力之强
已解脱两年了不敢在想像轮班的日子刚刚看到好难过>>医护悲歌!吊点滴上班 24岁护士癌逝
我还在撑 今年要迈入第12年了!@@"
因为忍耐力够强,才会做这一行 还够认命 PS:楼上的,我也是耶,好像已经12年了 (原作者于 2012-04-21 00:12:33 重新编辑过)
最近很多很多护士荒的新闻, 一般民众顶多知道护士是高压高劳力高危险的工作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在年资够的护士照顾下, 比较有可能会提早发现问题, 例如资深护士可以从vital signs判断,可以做些评估, 进而提醒忙碌的医师再去评估处理, 有些时候提早处理小问题会减少后续大问题的产生机会, 如果整个单位护理人员年资都不够连CPR都是问题 以伤口换药来说,如果病人因为伤口住院 无菌技术训练的不够严谨,那伤口容易感染 如果伤口感染若有及时发现,可能只需要局部或口服的抗生素治疗, 如果没有及早发现,那么就需要使用静脉注射的抗生素, 如果抗生素效果不好,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来换药, 那么就会产生败血症,甚至有生命威胁 上面每个关卡,如果给一个年资够且有时间仔细评估的护士照顾, 是很有可能及早发现,而让医院减少因病人住院延长的成本 而病人可以因此减少生命受威胁的机会 可惜一切都是恶性循环
民众醒悟有关吗? 应该是医院的负责人(资方)醒悟才有用吧
许多民众长期不尊重护士 把护士当看护 颐指气使 害她们得做许多不用护理专业就可以做的事 浪费她们的时间和力气 民众当然要反省
民众把医护人员当成服务业 只不过人力上跟程度上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一般民众的要求 缴了少少的健保费 就自以为是大爷 连拿拖鞋 削水果 所有想的到的杂事 都要按红灯铃请护理师来处理 (还有该逼痒的 叫我们过去抓) 自己会做的事 突然就不会做了 每个病人都严重的退化 等着我们过去服务 但是我们的工作量真的太大了 照顾的病人何其多 跟本就不可能再负荷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于是病人使出大绝招投诉护士 护士遇到再怎么刁难的奥客 也只好忍耐去处理 就更加纵容这些病人的无赖 说实在 我真的希望健保倒 为了救那些罕见疾病跟慢性病的人 付出的社会成本更大 还不如回归到正常的使用者付费 让这群病人额外去跟政府申请补助 而不是药价黑洞及滥用健保下 让许多资源被浪费 医护也不愿意执业的恶性循环
离开临床已经5年了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真的很像噩梦 人力不足的时候 也是单位自行吸收想办法 在怎么忙都只能硬着撑下去 下班了就在休息室里写上班没空写的纪录 病人数少的时候就到处支援 即使非专科 院方的说法是--护理师应该是全科 而不是只专精一科 所以有时候精神科或美容整形科的也到心内支援 更夸张的是sars期间 有时候还得照顾病危装呼吸器的病患 可是我们只是一般病房的护理师ㄚ 零零总总的抱怨 其实真的不是无病呻吟 只是希望能给我们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 让我们工作有所保障 而不是像sars期间 装备训练不够的情况下就叫我们要有南丁格尔的精神 我们并不想送死ㄚ 不过我想这些问题 可能再过10年 还是不会有所改变与解决 因为我们只是最基层的小护士 反正每年毕业的护生那么多 又不是请不到护士 只是ㄚ 若干年后到医院看病住院真的要自求多福 因为我们都会被一群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护士照顾
"许多民众长期不尊重护士 把护士当看护 颐指气使 害她们得做许多不用护理专业就可以做的事 浪费她们的时间和力气 民众当然要反省 一种米养百样人,我绝对相信有人把医院当饭店,对着专业的医护人员颐气使。但,我也相信一定有客气的病人及家属。千万不要因此而误会了所有的病人呀!至少我,至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至少我的家族亲友人,绝对是尊重医护人员专业的一群呀!请不要让我们难过与失望 "关病房 关急诊 "这并不是想追求双赢局面的我们期待的事。